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返回首页  |  旧版网站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信息网!
  

开发区教育的十年“拓荒”蝶变

作者:, 发布:2018-01-09 浏览量:

开发区教育的十年“拓荒”蝶变

    有些事,回过头来看,方觉不可思议。

    201610月,中国家长节,一个原创、崭新的中国节日符号诞生在滨州,我们还是它的永久举办地。

    20172月,百川小学的农村娃应邀赴德国演出,被众多德国媒体追踪、大篇幅高频报道,成为当地热议的“中国话题”。

20178月,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SV亚太年会,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上,只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十年蝶变的缩影和浪花。2017年,正值开发区教育独立发展十周年,这是一段短暂又漫长、艰苦又愉悦的奋斗之路。

    ——2007,开发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幼儿园!一个办事处的公办园总共才有215名幼儿,面临着大量生源的流失。而今天,该区已经创建了五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学前教育全省一流!

    ——当时,开发区农村办学条件简陋,还有不少危房!有打工青年家长想:“为了孩子,也得搬家了!”而今天,那些不达标的学校早被淘汰,农村校舍硬件不输城区,教育发展均衡实力全省领先!

    ——当时,开发区没有一所高中,孩子们只能每个月坐车进城!而今,家门口就有了滨州实验中学,是与山东省实验中学深度合作的名校!而且,引进北大智慧的滨州中学即将屹立在开发区学生的家门口。

    这十年,是怎样的一种蝶变?

    零基础、缺认同、没经验,十年前的开发区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2007年,开发区教育正式独立发展。那时,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很大。

    它立足于杜店、里则两个乡镇,整体来看停滞不前、实力薄弱,学校整体面貌落后、设施陈旧;从师资来看,全区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名师匮乏,教育管理无序,学生素质偏低,学科质量建设无从谈起。

    ——没有基础,咋办?

    那时,很多经商打工的家长,甚至是机关干部乃至于部分教师,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市区上学。为此,他们宁愿承受每天接送奔波的麻烦。

    ——缺乏认同,咋办?

    刚成立的开发区教育办只有7人,可谓势单力薄、从零起步。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没有优质学校示范带动,更没有一整套成熟完整的教育发展规划,可谓面对一张白纸,从零开始设想、描绘、摸索发展之路。

    ——没有经验,咋办?

    “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如果不能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把一个品质高尚、健康活泼、志趣高雅的孩子还给家长,就对不起开发区20万父老乡亲。”开发区教育局局长吕春勇说。

一切,亟待拓荒,到处是空白课题。

   十年投入15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创造出开发区教育发展的“深圳速度”

    “土屋土墙土操场,透风漏雨多危房。”这是十年前开发区学校的真实写照。改善教育,首先要改善校舍硬件。可人力、物力、财力从哪里来?

    难题如山,可信心不减。因为有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20万群众的热切期盼。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对教育发展优先支持,对教育政策优先落实,对教育需求优先满足,这“三个优先”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正因此,开发区教育从“创业”最开始,就瞄准全省一流的教育发展速度,定位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目标。

    十年来,开发区投入15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建筑面积43.66万平方米,树立起中海小学、滨州实验中学、滨州实验学校(西校)等全市品牌工程,在滨州率先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第一批通过教育部主导的“教育发展均衡县(区)”验收——开创了可与深圳速度媲美的“开发区教育速度”。

    目前,土操场、旧课桌、平房教室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塑胶运动场、升降桌椅、高效融合的信息化课堂全覆盖,全区办学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满足了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上好园”的热切期盼,为吸引、留住高端人才,保障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建12所市级规范化学校、3所省级规范化学校、5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每所学校都是一张特色鲜明的教育名片

    这一所所新校,不是简单的批量复制,而是一张张教育新品牌。

    学前教育品质领先,创造性实施“组团发展?示范带动”战略,鼓励幼儿园立足全国坐标谋划发展。十年来,开发区学前教育实现了质和量的全面提升——创建5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在园幼儿从2007年的712名增长到2017年的4577名,普惠性学前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坚持“底线管理+特色发展”办学方向,遵循“内涵丰富、学生受益、专家称道、家长满意”四个标准,引领一所所学校实现华丽转身。创建12所市级规范化学校、3所省级规范化学校,比例全市最高。开展新教育实验,2所学校荣获全国称号,2个项目获全国十佳。义务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创办职业中专,联合京东开展“互联网+电商教育”,联盟北京专业学校订单式培养高铁乘务员,投资2亿元着手新校建设,职业教育在加速挺进。

    高中教育打造美誉。创建滨州实验中学,与山东省实验中学和清华大学深度合作,开设网球、皮划艇、无人机等30多门特色课程;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在海峡两岸辩论赛中,夺得最高奖——金声奖;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北方赛,夺得两个冠军;首届毕业生2017年高考本科上线率83%

    2017830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京中教智库教育研究院签署了滨州北大国华实验学校(滨州中学)项目合作办学协议。这一项目将实现开发区与顶级教育资源的联袂,以北大视野连接世界,让滨州孩子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站式教育,实现本地学子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愿望!

   在全市率先实施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第一个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

    有了好校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是教育阔步前行的关键。十年来,开发区致力于夯实教育根基,培树了一个个德才兼备的楷模。

    2008年,公开招聘19名新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开始了破冰之旅。十年共招聘180名教师,引进120名在职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2017年,在全市第一个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教师每月平均增资4000元。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开全市先河。

    目前,全区共有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滨州名师11人,滨州市突出贡献专家、学术带头人4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6人,专业拔尖人才占有率居周边县区前列。

    实施九大教育惠民工程,开启全市免费教育新时代的大胆实践,也让开发区孩子逐渐有了“国际范儿”

    农村城市一个样,开发区孩子很“洋气”,是很多人的共同印象。为啥?

    该区每年财政投入一千余万元,实施免费校服、放心食堂、平安校车、免费经典、免费保险、免费家长培训、教师班车、免费直饮水、教师免费体检等九大惠民工程,让城区乡村的每个孩子都受益。其投入之多、力度之大、受益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创造多个滨州第一,刷新多项全市记录,开启了全市免费教育新时代的大胆实践。这体现的正是开发区教育的“民生温度”,让孩子们有自信、底气勇于展示自己。

    于是,有了滨州实验中学学生赴美参加亚特兰大冬令营,莲华学园学生参加美国洛杉矶短期国际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2月,开发区管委会出资50余万元,助力百川小学的18名乡村儿童赴德演出;10月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为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

    在该区师生眼中,此类研学旅行绝非简单的单向学习,更是一种自信展示、双向互通,尤其是带着文体特长去更大舞台竞技、展示,是最好的研学旅行。如“足球名校”定吕小学就借助小小足球取得丰硕的游学成果。

    “不怕你笑话,2014年我们去市民健身广场参加市级联赛,好多孩子是头一次见到中海天地桥、航母!随着比赛增多,他们见识了淄博、青岛等地的景点。”定吕小学足球教师巩永刚认为,以足球为媒,农村娃的视野跳出了农门。该校校长介绍,如果不是因为足球,定吕小学的孩子们根本没机会见到外国人。可仅在2015年,就有四拨“老外”前来参观。这些洋教练说得最多的是:“这才是快乐足球!每个孩子脸上都是笑!这太难得了。有这样的笑容,一定能看到中国足球的快速崛起。”

     借助中国家长节金字招牌,开发区教育探索出的“家校社共育”经验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610月,首届中国家长节上,“家校社共育”的滨州经验得到广泛认可,开发区获得了惟一一个“家校社共育最佳示范区奖”。在刚闭幕的2017中国家长节上,开发区又获得了惟一一个“金推手”年度贡献大奖。这意味着,开发区教育的相关探索,这场涉及五万个家庭的“教育革命”,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这场“革命”中,开发区师生家长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成为一粒粒家校社共育的“文化种子”,一大批改革先锋、育人标兵涌现出来。他们已成为所在学校、单位、社区的一粒粒“种子”,正带动成千上万的普通家长成长为“学习型家长、智慧型家长”。

    如60岁的刘鸿瑞,将滨州三宽家长读书会、滨州三宽学校发展壮大,因工作突出,他近日启程赴北京就任三宽家长读书会全国总会执行会长,“土八路成了洋专家”;有着25年教龄的教师游凤涛建起了五百人的微信群,带动普通教师、普通家长养成了每天学习的习惯;开发区一中家长孟荣花,一年陪孩子读了120多本书,写下26本读书笔记;2017年,里则中心幼儿园园长王春玲组织家庭教育公益讲座26场,3900余人次参与培训、从中受益。

    这意味着家校社共育理念已在滨州家长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其自主行为。他们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参与实践。这意味着,滨州的家校社共育正从政府主导、专家引路走向“全民共建”。

    如今,开发区育人格局已实现重新建构,数万人参与其中,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协调联动、多方共赢,让孩子们踏上了幸福成长的快车道,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达98%以上。

    十年“拓荒”,十年蝶变,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崇文重教的家风支撑,开发区教育以“深圳速度”与“民生温度”书写了历史答卷。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新篇章。下一个十年,将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